大埔慈山寺

大埔慈山寺

慈山寺位於新界大埔汀角及船灣附近的洞梓,占地4.7公頃,建築樓面面積接近5000平方米,最多可以容納逾2000名善信,由香港正覺蓮社發展,並獲得李嘉誠15億元投資。寺內豎立著全球第二高的戶外觀音像。參觀慈山寺需要預約因為此寺每天只是開放給四百人參觀。不用操心,隨時歡迎妳聯絡我們的包車私人遊和代預約服務:https://myhktour.com/zh-hant/product/hong-kong-private-tour/

慈山寺三字為李嘉誠自題。慈山寺在風水上為海螺吐肉名穴,背山面水,靠倚八仙嶺,願望糧船灣。觀音左邊細流涓涓入灣,右手黃嶺綿延緩降。是為經典的“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格局。

與其他多數寺廟不同的是,慈山寺內參拜觀音時不準燒香,以“供水”取代。寺中不設齋菜,但有提供茶水免費招待。全寺不會供善信燒香,由慈山寺提供“供水”活動。參訪者可以自普門側水池取水入缽,進入普門後,再步出室外前往觀音像,將缽中凈水倒入觀音像前水盂。

這處地方於2015年開幕,是壹座位於山邊的禪寺。禪寺的設計,是按照唐代的建築風格而建造。在禪寺內,設有幾個佛殿,僧寮,塔樓,素食膳堂及花園。禪寺內的寧靜環境,為遊客提供了壹處冥想及心靈凈化的理想地方。除了典雅的建築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外,

這座禪寺還豎立著壹座巨型的白色觀音雕像。這座觀音雕像約76公尺高,主要由青銅建造。觀音雕像豎立在山腳之下,面向著西南方向的大海。慈山寺背靠八仙嶺,面向船灣淡水湖,位於大埔洞梓的慈山寺占地五萬平方米,由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何培斌擔任建築設計及造像顧問。

慈山寺延續了中國佛寺傳統之莊嚴,並融合現代建築科技。值得註意的是,該寺對參觀者衣著打扮有著嚴格要求,無袖上衣、迷妳裙及熱褲皆被視為不莊重的服裝,不得穿著入內。所以想要壹睹慈山寺真容的遊客們要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