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郊外燒烤

香港郊外燒烤

香港燒烤文化是指香港人的自助燒烤形式,香港人稱之為「燒嘢食」,就是「燒東西吃」的意思 (「嘢」是「東西」的意思)。由於流通於香港社會的香港粵語,常會夾雜英語,因此香港人也經常直接以英語barbecue或BBQ稱之。香港的燒烤活動,通常是參與者圍著壹個燒烤爐,各自手持燒烤叉,烤製各自選擇的食物。這種獨特的燒烤文化,壹般相信是源於1960年代的工廠勞工的集體旅行。當時的集體旅行活動,壹般都是到新界地區郊遊,除了攜帶食物外,還會帶備鍋具,以便到達後處理食物。

香港政府在香港郊野公園或香港海灘設置了不少免費的公共燒烤場地。香港島的石澳、赤柱,以及新界西貢壹帶的郊野公園,均是燒烤熱點。長洲或南丫島等離島亦設有燒烤場。公共的燒烤爐通常是用水泥、石塊或磚塊建造而成,爐身的外觀呈方柱狀或圓柱狀,中央空心部分設有鐵製的欄柵用於承載木炭,燒烤爐其中壹則欄柵以下位置會有壹個固定的開孔,以利空氣進入助燃。燒烤爐旁會圍著擺放數張石凳,在附近通常還有壹張供擺放食物的木枱。使用這些公共燒烤爐無需收費,也不設預約,由燒烤人士以先到先得方式自行分配使用。在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尤其是天氣較涼快的秋季,燒烤爐通常供不應求。這些公共燒烤設施最早始建於1971年的城門郊野公園,主要目的是避免市民在不適合燒烤的地方自行搭建火爐燒烤而導致山火,並為當時的年輕人提供有益身心的康樂設施。其後因為大受歡迎,所以便推廣到其他郊野公園。

雖然香港的郊野公園有不少燒烤爐,但交通方便或鄰近停車場的公共燒烤爐在假日總是供不應求,壹些交通較方便的地點便出現壹些私人經營的燒烤場,在場內提供可出租使用的燒烤爐。最早出現的,是位於大圍歡樂城舊址的燒烤樂園(今原址為港鐵大圍站),之後在淺水灣及其他旅遊熱點亦開始出現這種私營的「自助燒烤場」。這些自助燒烤場,通常都會因為供求問題,而在假日大幅提高收費,部分更限制使用時間。此外,也有壹些大廈在天臺架設燒烤爐讓住客使用。

私營燒烤場的燒烤爐類似“美式燒烤”的鐵架燒烤爐,同樣使用木炭作為燃料。私營燒烤場壹般都會為顧客租用的燒烤爐提供點火服務,為提高點火的效率,職員壹般會用罐裝石油氣配合火焰器直接噴射木炭使之自燃。

隨著都市發展,這些私營燒烤場亦慢慢遠離市區。現時香港的私營燒烤場,大多數都位於遠離市區的新界的市郊地區,如小欖、大欖、龍鼓灘、元朗及大尾篤等地。這些私營燒烤場大多採用劃壹收費,顧客無需準備燒烤用品和食物,只要購買入場券便能進場。大部分私營燒烤場以自助模式運作,讓顧客自行取用燒烤食物,並憑入場門票取用指定數量的飲品,部分燒烤場更提供額外的娛樂設施。

香港的郊外活動那麼多樣化、好玩、健康又舒適,壹路上不但可以享受無止境的美景,還能體驗戶外燒烤的樂趣,來壹次不壹樣的香港之旅,勢必會讓妳留下深刻的印象。想和家人或朋友來個在香港的郊外BBQ嗎?趕快聯絡我們的私人包車又服務, 我們可以提供妳的旅程建議 :

https://myhktour.com/zh-hant/product/hong-kong-private-tour/